耕種全程機械化,單季稻變雙季稻、再生稻……日前,福建南平武夷山市興田鎮南岸村亮出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績單”:2025年雙季稻種植面積達460畝,總產526.24噸,比種植單季稻產量翻了一番;再生稻種植面積720畝,兩季畝產超960公斤,總產預計超691噸,增產30%。
農田高標準,豐收有保障。今年以來,南平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作為全市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小切口”之一,堅持問題導向與標本兼治,強化資金監管,以“刀刃向內”的決心推進整治,推動“散裝田”穩步升級為“噸糧田”。
突出協同聯動,織密整治“監督網”
福建是全國第三大糧食主銷區,糧食自給率僅為21%。作為福建省農業大市和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南平2024年糧食種植290萬畝,實現糧食產量118.4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省23%以上,連續多年穩居全省首位。
為壓實高標準農田建設整治“責任鏈”,南平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鄉村振興全局和重點督查事項。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調度,明確將整治成效作為檢驗“三農”工作的重要標尺。同時,強化資源保障,組建工作專班,形成市縣聯動、以強帶弱的工作格局,為專項整治筑牢組織基礎。
“老鄉,這條渠修得怎么樣?用水方便嗎?”春耕前,南平市聯合督查組深入建陽區莒口鎮馬伏村田間,與村民面對面交流。看似一句閑聊,卻引出某段80余米護岸存在隱患的線索。經核實,該段護岸確存在基礎開挖深度不足、未立模等質量問題,督查組當即督促整改...[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