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德清舉行的2025年首屆智慧農業創新大賽上,東道主浙江戰績出色,在溫室搬運機器人賽道包攬冠亞軍,在巡田無人機賽道收獲亞軍和第四的成績。這樣的成績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浙江啟動“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以下簡稱“農業‘雙強’行動”),加速農機化進程。截至去年底,浙江省農作物和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83.09%和91.89%,比實施農業“雙強”行動前分別提高11.59和9.39個百分點,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跳出賽場再看田間地頭,“浙系”農機正走出一條獨特的“J型曲線”。所謂“J型曲線”,廣泛應用于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等領域,恰如其描述某個指標呈現出先緩慢增長,然后快速增長的趨勢,“浙系”農機經過積蓄力量告別緩慢增長階段,正突出重圍迎來快速增長期。
為農機“瘦身”,精準聚焦丘陵山區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但浙江復雜的丘陵地貌、零散的田塊分布,都為農業現代化帶來了巨大挑戰。如何實現“有機可用”“有好機用”,尤其精準狙擊丘陵山區的“巴掌田”?這是浙江發展新型農機裝備產業的焦點。農機“瘦身”,正是***步。
困境意味著發展潛力。2023年,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四部委印發通知,明確浙江攜手貴州、云南共建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浙江聞令而動,馬上制定實施方案,金華、臺州兩地則直擊要害,把農機小型化、輕量化、丘陵山區適配化作為重要的研發方向。兩地還形成了一個丘陵山區農機裝備集群,目前已擁有農機裝備領域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家、上市企業9家。
走進位于金華永康的浙江星萊和農業裝備有限公司車間,一臺臺嶄新的小型拖拉機整齊擺放。成立十年來,該公司專注研發適用于丘陵山區地形的小型農機,成績斐然,其自主研發的丘陵專用高速插秧機曾一舉打破國外品牌在該領域的壟斷。“目前,我們的25馬力小型拖拉機已實現規?;a,價格比國外同類產品低了近一半,廣受國內外客戶的青睞,出口訂單量占到總訂單量一半。”總經理李波軍說。除此之外,該公司研發制造推廣的純電動履帶式旋耕機、乘坐式采茶修剪一體機、履帶自走式田間搬運機等,都為種好“巴掌田”提供了精準解決方案...[查看原文]